几度沉浮,矢志法学,人生不念宠辱;
孜求学问,弘法道德,大家非常风范;
老骥伏枥,壮志长存,耄龄未辍笔耕。
12月3日晚,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品牌节目《倾听》第一期请来了我们太阳成终身教授张晋藩老师。阶八的节目现场华灯灿烂,座无虚席。
六点四十分,张老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入访谈现场,访谈正式开始。此次访谈由武汉大学交流生王瑞娟同学担任主持。为了更好地了解张老师,此次访谈以九个贯穿张老师一生的关键词为线索进行。
“旧旧的书架”
从大屏幕上看到张老师的住所,朴素中透着一种华丽的气息。书房里那四面环绕的书架以及架子上堆的满满的书是最令人吃惊的。老师回忆,从第一本喜欢的《三国演义》起,似乎就注定了对历史的厚爱。而另外一个令其对于史学研究情有独钟的原因与其出生有关,生长在东北的老师经历了太多变故,他更是深深体会着历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,对于一个国家自信的重要性。
“大学时代的流亡”
在东北中正大学,后来并入当时的长春国立大学就读,张老师似乎应该一帆风顺,却因为动荡经历暴乱,使当时包括张老师在内的人民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,政治倾向改变,用心拥护共产党。而这,也影响了张老师一生。
“和农民兄弟在一起”
由于大学时代的动乱,由于那场土改,张老师下放到了基层农村,获得了与农民接触的机会。虽然那时的日子很苦,但现在回忆起来,张老师坦言收获的是一片温馨的回忆、一群兄弟。到现在,张老师还想找机会回去看看。
“候外庐”
张老师在人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,候老师的一场讲座对他启发颇深。从此,张老师在心中默默地确定了他人生的目标。候老师渊博的知识,和蔼的态度影响着张晋藩老师。
“文革岁月”
一段很心酸的日子,“誓死保卫党中央,誓死保卫毛泽东”,这些,张老师还记忆犹新。虽然因为《科举制度史话》被《人民日报》点名,有些担心,但张老师以“真心去教书,与学生真心交流”的教学理念深深地感染了大家。在学生们的保护下,张老师平安度过这段艰难时期。回忆起来,张老师很感幸运,也感谢这些学生们。
之后,主办方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:张老师的学生李显东教授、朱勇教授、李青副教授、高浣月教授分别留言,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,送上了他们最衷心的祝福。
“中国的哈佛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”
可以这样说张老师一手办起了法大研究生院,并在岗位上坚持工作11年,张老师回忆,想发挥一下自己的教育经验,培养中国第一所法学研究所,建立中国第一所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中心,所以义无反顾走进了法大,开始的日子是艰苦的,师资力量弱,研究生少,但所有人都以是法大研究生院而骄傲。“这11年,是最值得回忆的,也是最有意义的”,张老师似乎很欣慰这段日子。虽然有遗憾,“但我的学生还在努力实践我没完成的心愿”。
“《中国法制通史》”
世纪之交,最感动中国法制史学界的莫过于《中国法制通史》(十卷)的出版,并在人民大会堂进行首发式。这是包括张老师在内的七十位学者的心血,历时四十年完成,这场壮举,使中国法制史的研究中心固定在中国。
“才子”
张老师不仅在学术上造诣非凡,更在诗词创作上颇有作为,其所著的《思悠集》便是最好的证明。张老师在现场题字“繁荣法学”,体现他对广大学子的深切期望。
“革命伉俪”
经历了52年的共同生活,张老师和林老师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。从相知、相始、到相恋,包括学术上的合作,他们经历过太多,所以这份感情显得更可贵。用张老师的话说,他们想维持这样的平静和幸福。
节目最后,进入了全场互动的环节。同学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,张老师进行了耐心解答,在一片依依不舍中,访谈结束。会后,许多同学争相涌到台前签名。
这次访谈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晋藩教授,一个和蔼可亲的张老师,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张老师……
这个现已78岁高龄的学术大家有太多的东西激励着我们前行。
(文/张琢)